(题文)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绝少以郡命名;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可推知 A. 宗法制已完全退出两汉政治构架 B. 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 C. 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 D. 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
|
|
在英国乔治一世、乔治二世期间,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了惯例,内阁只需把讨论情况通知国王,1714年后,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这反映了 A. 议会监督的对象发生变化 B. 国王和议会矛盾渐趋缓和 C. 责任内阁制度已经确立 D. 君主立宪体制在逐步确立
|
|
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对其弟弟说:“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我们是在王法之下生活,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这句话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永恒宗旨。这反映了古罗马时期 A. 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B. 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 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 D. 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
|
|
1953-1957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第二次革新。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反映了 A. 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 改革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C. 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形成 D.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
1936年9月20日,法国巴黎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以“联合全欧侨胞,不分党派、职业、阶级、信仰,实行全民团结、抗日救国并增进华侨福利”为宗旨,率先实现跨国家、跨地区华侨抗日团体的统一,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反映了 A. 日本全面侵华,华侨积极支援抗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国际社会支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全民族抗战思想被广泛认同
|
|
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 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 C. 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D. 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
|
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进官学(或司学、儒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这些做法 A. 促进土司阶层对国家认同 B. 反映了商业发展冲击儒家思想 C. 促进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 D. 标志着中央政府推行改土归流
|
|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发生转型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A. 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B. 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C. 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D. 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
|
下表是1931年《申报》发表的关于华北三省农村耕地占有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 A. 革命根据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农业经济地域差异明显 C. 农村主要经济形态是小农经济 D. 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