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自宣德以后,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流民浪潮。这些流民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皇族、勋戚、官僚地主通过赐田、投献、圈占等手段,侵占小农土地;苛重的赋役,使农民不堪重负而逃亡。其直接诱因是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不时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迫使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汇集成一股洪流,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有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小唱、优人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格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材料二英国在16—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贵族的开放是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的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出身于老贵族家庭,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他们由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贵族。 ——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及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并概括人口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
|
|
以下是关于20世纪60~80年代世界的《大棋局》。该棋局的主要寓意是 A. 第三世界是世界政治的主角 B. 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兴起 C. 两极格局具有一定的平衡性 D. 社会主义阵营最先出现瓦解
|
|
1925年秋,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除尽力发展销售合作社外,目前必须用最大的力量支持一切富有生命力的生产合作社(农业公社、集体农庄、劳动组合、生产协作社、合作工厂等等)和那些应该提高到更高阶段的国营农场。”联共(布)的这一决定 A. 成为斯大林模式的理论来源 B. 确立了经济高指标发展战略 C. 是对新经济政策的部分继承 D. 成为农业集体化的指导思想
|
|
2017年8月4日新华社电称: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尽管不满,特朗普于8月2日还是签署了这项法案,并发表一份怨气十足的文字声明,美国国会此举 A. 降低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 使总统无权否决该法案 C. 行使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职权 D. 使立法权凌驾于行政权
|
|
下表是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英国国民总收入的变化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A. 工业化瓦解了传统社会结构 B. 自由贸易促进国民收入提高 C. 社会分配的不合理现象扩大 D. 国家干预原则得到不断加强
|
|||||||||||||||||||||||||||||||||
雅典思想家柏拉图评价民主制时说:“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由此看来,柏拉图 A. 坚持贵族等级制度 B. 坚决反对民主治理 C. 严厉批评民主弊端 D. 认为雅典无可救药
|
|
1937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抗战期间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编制发行外文刊物290多期。这表明国际宣传处 A. 积极对外宣传全民族抗战路线 B. 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C. 主要目的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D. 其活动利于改善抗战国际环境
|
|
1903年,严复在翻译英国思想家密尔阐述“公民自由”的著作时,对于中文书名,并未采用最直接的译文《论自由》,几经斟酌,定名为《群己权界论》。这反映了当时他 A. 反对西方自由思想 B. 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 引领民众回归传统 D. 强调国家利益的至上性
|
|
1846年,耆英等人在奏折中称:“各国运往内地通商货物每岁只有此数,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这反映出当时 A. 通商口岸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 B. 统治阶层对世界大势缺乏认知 C. 不平等条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 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
|
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A. 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B. 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地位 C. 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D. 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