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于1760年上台,他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以至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被革命民主主义者骂成“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这表明英国 A. 君主仍保留有很大的专制权力 B. 责任内阁制不能制约国王专权 C. 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 D. 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
|
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 A. 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 B. 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C. 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D. 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
|
|
1955年12月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这期间,中泰两国签订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1956年6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我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B. 万隆会议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 C. 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D. 当时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
|
|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一些书籍。这表明 A. 国共两党共同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 B. 持久抗战成为国共两党的共识 C. 国民党重视对持久抗战理论的研究 D. 中共率先提出持久抗战的战略
|
|
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说,“它(中国)可以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造成一系列特殊的权利关系”,而美国必须获得这些“巨大特权”。这反映出 A. 甲午战争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B. 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已开始相互勾结 C. 列强在华争相划分势力范围 D. 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最大受益者
|
|
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 A. 属于唯物主义哲学 B. 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C. 汲取了佛道的思想 D. 完成儒学重建任务
|
|
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 A. 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 B. 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 C. 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 D. 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
|
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A. 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 B. 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C. 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 D. 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
|
|||||||||
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 A. 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 B. 孟子的思想在齐国受排斥 C. 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 D. 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正义关乎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所提倡的正义观,无论是对当时或对于当今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国家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二柏拉图对正义这一政治价值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客观上促生了政治哲学,并促使它不断向前发展。他是西方最早对国家、政治等问题进行系统探索的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除了启迪后世思想家思考正义的问题、思考国家善治的问题外,还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正义的处方”,让人们从他的正义观里汲取思想的养分,引导我们思考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政体形式、生活方式,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过一种良善的生活。 ——摘编自拾克方,林建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价值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的“正义”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柏拉图正义观产生的背景和实现国家正义的途径 (2)据材料二,分析柏拉图正义观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