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7年12月22日,苏俄和德国的和平谈判在布列斯特一里托大斯克正式举行。苏俄建议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民主和约,而德国代表团长屈尔曼却提出了综合性条件,要求占有被德军占领的大片俄国西部领士。1918年2月9日,德方宣称他们的条件是绝对必须接受的。第二天,苏俄代表团长托洛茨基发表声明,拒绝在割地条约上签字,同时宣布结束对德奥的战争,并准备复员俄国军队。德国遂中止谈判,并于2月18日向苏俄发动进攻。几天之内,德军占领了大片领土,逼近首都彼得格勒。2月23日,列宁提出立即签订和约,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列宁的建议。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和约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贏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列斯特和约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列斯特和约的积极影响。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西南与西北边疆的战略地位逐渐上升。中央也开始加强对边疆地区教师的管理,并希冀形成“党化教育”,对边疆教育发展乃至边疆社会发展进行持续、稳定的干预与渗透。抗战后的教育复员特大部分优良师资带回内地,导致边疆师资匮乏加剧。南京政府在20世纪30--40年代,制定了针对边疆教师的优待政策与方法,并逐年加以改善。 南京政府不仅提高边疆学校教职人员的薪金待遇,还实行年功加俸(薪),这在战前和1946都作了相应规定。教育部重视改善边疆教师生活条件,1941年11月后相继颁布措施,提供住房、煤水等生活必需补助;解决券属和子女的生活及学习问题,提供探亲费用等。1940年政府颁布措施补助边疆教师赴内地考察与进修,1946年还规定,鉴定合格教师每满五年可休假进修半年,原薪报请核发,20世纪40年代西南和内北各边省的各级各类边疆学校和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如新疆1944年国民学校、幼稚园数量、学牛和教师人数也大为增长。 ——燕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教师优待政策探析》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册教师优待政策出台的背景,概括这些政策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南京园民政府时期边疆教师优待政策给子评价。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宗教影响,19世纪以前英国提倡一夫一妻且反对离婚,法律单方面维护男性在婚姻中的统治权。19世纪初,英国许多文人和思想家开始积极鼓吹女权。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前期,随着一系列法案的出台,英国妇女的法律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据潘迎华《19世纪英国现代化与妇女家庭法律地位的演变》等 材料二 维新运动期间,男女平权的观念传入中国。民国初年的婚姻立法基本沿袭前清刑律相关内容。1930年颁布的民法赋予女子与男子同等的离婚权利,并规定配偶有相互继承遗产之权,承认女儿与儿子有相等的继承权。但农村依然盛行否定女子继承权的传统习俗,素恨,女子离婚的韩复榘主政山东时还对诉讼离婚案横加干涉。婚姻法虽然规定一夫一妻原则,但没有明确禁止纳妾,以前的纳妾契约也没有废除。 民国初年,女子参政运动兴起,但社会舆论多认为女子参政属“光怪陆离”,袁世凯复辟后妇女参政呼声暂退。到了20年代初,多省建立女界联合会,再次争取女子参政权。还有人提出与革命的民主主义结合起来,对抗封建军阀;与革命的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对抗帝国主义。20年代后,各省新宪法先后承认了妇女参政权。 ——据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英国近代妇女法律地位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妇女法律地位变化进程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英两国妇女法律地位变化的共同原因。
|
|||||||||||||||||||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 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 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C. 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 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
|
观察下列《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造成欧洲人口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医学技术进步 B. 大量移民进入 C. 两次工业革命 D. 两次世界大战
|
|
《第--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固然是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变革的一大特色,……但此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而是建立在中国人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国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结晶。”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力图树立全新与平等的国家形象 B. 已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C. 能与各战胜国平等分享胜利果实 D. 能客观理性地认识国际形势
|
|
(题文)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这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柏拉图眼中的“真实写照”指的是 A. 雅典民主政治是最完美的 B. 雅典民主政治使公民参与政治机会均等 C. 雅典民主政治的决策随意 D. 雅典民主政治忽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
|
|
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 B. 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 对市场经济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 D. 在九十年代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
|
1984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中,将生产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计划内的产品由国家核定价格,计划外的产品则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这表明,当时我国 A. 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 B. 劳动分配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 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调整 D. 经济体制正出现转型的趋向
|
|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这反映了 A. 中国共产党救国主张 B. 国民党民族思想发生巨大变化 C. 抗战时期民族之矛盾 D.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外主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