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自汉文帝改革刑制以来,宫刑时用时废。……秦汉以来缘(连)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曹魏时期所定新律缩小了缘坐的范围,并开缘坐不及出嫁女的先例。南朝《梁律》进一步缩小缘坐的范围,创缘坐妇女免处死刑的先例。……曹魏《新律》将法定刑确定为死、髡、完、做、赎、罚金、杂抵罪七种。《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从北魏、北齐开始,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 ——摘编自李超《中国法制史习题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示意图包含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幅示意图。 比较图甲和图乙,读取有关西方和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球化”概念产生于西方社会,最终被全球接受和使用。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发现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上与国际接轨才能实现救亡图存。洋务运动、改革立宪都加速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步伐。1902年梁启超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认为中华民族由多民族混合而成。1907年杨度认为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五四运动后,“中华民族”一词几乎家喻户晓。这次“全球化”启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古老文明重新被西方规则“国际化”的过程。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英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减少政府干预,如减少个人税和企业税等,扩大海外市场;美苏冷战缓和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等都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条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 ——摘编自王栋曹德军著《再全球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并比较中国两次参与“全球化”的不同特征。
|
|
英国学者雷文斯坦提出了“推拉理论”来解释人口迁移现象,其含义是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根据这一理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A. 东南沿海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快 B. 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政治经济稳定 C. 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 D. 东南沿海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吸引大量人才
|
|
1960年和1979年,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两个以“调整”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尽管相距近20年,但调整的重心都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这两次“调整”都 A. 面临有利的国际形势 B. 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 C. 实现了经济体制转型 D. 体现出计划经济的特点
|
|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国家进口关税税则》,将进口税的最高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近一倍,1933年国民政府再次提高进口税率,比1930年的最高税则提高50%以上。这说明国民政府 A. 为实现关税自主做准备 B. 注重保护国内民族工业 C. 旨在改变政府财政困难 D. 积极抵制日本侵略战争
|
|
(加试题)清末,有外国人描述洋务企业:“每部门都有一些衣服华丽而懒惰的士绅,各处偃息,或专心钻研经书。我们向英籍经理询问,才知道他们是主管官吏们的朋友;虽然对于工作一无所知……但是他们都领薪水,当监督、稽察和上司……机器没有人看护,坏了没有人管”。上述现象说明 A.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极力渗入洋务企业的管理 B. 士子面临读经科考和参与洋务的两难选择 C. “中体西用”思想因士绅抵制而难以落实 D. 官办经营体制导致洋务企业弊病丛生
|
|
1866年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作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实际是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的打铁作坊;至1890年,该机器厂已拥有车床10多台,可容纳200名工人。这家工厂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B. 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 C. 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D. 国外消费市场的扩大
|
|
清政府规定,上海机器织布局生产的布匹在上海纳税后,若运往内地或其他通商口岸,则领取相关单据作为完税凭据,否则须按照传统方式沿途征收税厘。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税法在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的近代企业中得到迅速推广。这有助于 A. 上海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B. 收回关税自主权 C. 政府加强对近代企业的管理 D. 提高民族工业品的竞争力
|
|
16-18世纪,中国向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生丝、丝织品、瓷器和茶叶等出口最多。当时中国在与西方的贸易中一直保持顺差,西方人以白银购买中国商品,近280年间白银大规模流入中国。这表明 A. 中国参与并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 新航路开辟扭转了东西方贸易格局 C. 海外市场刺激了中国传统经济转型 D. 商品输出造就了中国的富有和强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