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 A. 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 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C. 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D. 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畲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地区仍有所见。 材料三:历史上荆江洪水水位抬高统计
材料四:唐代至清末长江较大水灾初步统计
材料二、三、四均摘自《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长江流域开发的情况(要求表述成文)。 要求:评述内容应包括开发的过程及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谈谈你个人的认识。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命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卷30 材料二: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卷46 材料三: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功,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人织,百人衣之。本末何足能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回答,汉朝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目的制定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封建政府是否能达到目的?为什么? (3)评论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 土地私有制度 C. 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B. 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 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 D. 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
|
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这一事例最能说明 A. 官商结合是晋商获利的主要途径 B. 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 C. 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商帮兴起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
|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
(题文)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 生活习俗改变 B. 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 官府鼓励经商 D. 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
|
清前期,景德镇某御窑厂有雇工300余人,其中圆器头、雕削头等工是“计工给食其余工作头目雇请,俱给工价。”“御厂所制瓷器,大半备以回贡(回赐给来进贡者),故大内(皇宫)颁样烧造。”该窑厂 ①属于官营手工业 ②产品主要用于皇室日用 ③采用机器化生产 ④产品主要用于朝贡贸易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
|
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绩麻,昨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A. 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 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 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 棉布逐渐取代麻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