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2009年,中国多家商会在美国媒体投放了一则视频广告,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家用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整合法国风尚”……。这一现象表明

A. 我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 我国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C. 我国政府谋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我国企业主动去适应经济全球化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 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 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 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 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不包括

A. 吸收外资、蔹术和管理经验

B. 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

C. 防范生态环境恶化

D.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霍布斯鲍姆认为:1914年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而旧有以领土国家政治为界定的国家经济,却一落而为跨国性的复杂体。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以来

A.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B. 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C. 现代化模式趋同发展

D. “国家经济丧失独立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是中西方关于“人民”含义的诠释。将表中“人民”含义的诠释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提取其中有关“人民”含义诠释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

——摘编自于贵信《古代罗马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一致的进步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建船政学堂各专业课程例举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设福建船政学堂于马尾。学堂初期成效显著。1884年中法战争,船厂被毁,学堂受损,办学困难,至辛亥革命后拆改。学校采用班级制,并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班级和专业。第一届驾驶班学生海上实习长达4月:去时教习躬督驾驶,各练童逐段誊注日记,量习日度、星度,体认精熟。归时各童自行轮班驾驶,教习默察其手足、神色,以分优劣。“求是堂艺局章程”规定了学生作息、考核、待遇、奖惩、出路等内容,并严格执行。为“精益求精”,学堂共选派四批优秀生赴欧留学。归国留学生在近代海军和教育事业中也大显身手。如严复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和总办达20余年。历史学家唐德刚也有言“空前绝后鸭绿江口黄海大战,俨然马尾船校以一校大战日本一国!”

——摘编自《论福建船政学堂与福建教育的近代化》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福州船政学堂的办学特色。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福建船政学堂办学的重要影响。

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外侵内战,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状况日益严重。一批有识之士纷纷为救活中国农村而加紧奔波,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等。史称“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最初从兴办乡农学校(不久改称民众学校)、成立农业合作社、改良农业这三个方面展开,体现的正是上述培育现代合格村民的思路。他创立的乡村建设研究院采取了兴办乡农学校的方式来实施村民教育。1932年1月,训练部派师生300余人分赴各区乡,兴办乡农学校。这年冬天,全县共办起乡农学校91处,参加学习的村民3996人。乡农学校起初设在条件较好的大村,每区5~8处,后来发展到几个小村合办。乡农学校接受研究院指导,学校辅导员全部由训练部学生担任。村民学习以3个月为期,课程为三民主义、精神陶冶、识字、史地、乡村自卫、农业科技等。除正规乡农学校外,一些村立小学还附设了乡农夜校,教育对象为全村男女老幼,学习内容为识字、时事、农业知识等。截至1933年冬,全县共开办了156处夜校,参加夜校的农民共5241人。另外,一些村还设立了女子部或女校,向农村妇女传授家事、卫生及育儿知识。

——宋乐颜《邹平的成年教育》第15期,1937年4月16日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原因。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认识。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模式主要存在三种:

①“早期启蒙”模式

②“冲击——反应”模式

③“侵略——革命”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明中后期

B.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C. 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

D.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与暴君前一天任意处置臣民生命财产一样合法。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材料表明卢梭。

A. 认为革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B. 主张主权在民、废除私有制

C. 提出社会契约论,宣传自由

D. 反对暴君,主张开明君主制

 

“在‘新政’以前,讲‘立宪’、论‘三权分立’,还只见于民间的舆论,而在‘新政’以后,这类字眼不仅出现在清廷大臣们的奏议中,而且在清廷发布的上谕中也可见到。”这表明

A. 维新变法最终得到清政府推行

B. 上层接受体现近代法制精神的观念

C. 近代法制在理论和政治上得以确立

D. 中华民国实践了“新政”方案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6373/68464) 首页 上一页 26368 26369 26370 26371 26372 26373 26374 26375 26376 26377 2637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