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三千年前中国最好的名片是青铜器,两千年前是丝绸,一千年前是瓷器。”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夏朝青铜铸造技术已相当成熟,后母戊鼎代表了当时的高超工艺成就 B. 冶铁技术的出现不晚于春秋时期 C. 唐代丝织技术先进,私营手工业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 D. 宋代白瓷开始出现,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
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
|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加两猿,可容一牛,用一人牵,旁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
|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牛耕》邮票。邮票中的生产工具是 A. 耧车 B. 耦犁 C. 曲辕犁 D. 翻车
|
|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D.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 土地过度集中 B. 有田者无力可耕 C. 小农户个体经营 D.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
|
A. 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 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 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 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是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
材料二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材料三漫画《财神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个时期?对联中的“卖国”具体指把国家利益出卖给哪个国家?“一手遮天”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二宋代的“城市革命”,是中国城市从封建的农业经济泥沼中挣扎出来的第一步。这时,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复杂局面,尤其是商品货币经济带来的新因素,也对人们的文化心理开始产生重大影响 ——施亮《北宋的“城市革命”》 材料三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城市革命”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出了哪些新特点。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管子说:“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也说“富国以农”“事本而禁末”。 材料二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重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尽管在中国古代,农民“春耕夏耘”,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