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
|
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 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 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 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 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
|
汉代法律允许特定的亲属有罪时相互包庇而不受惩罚或减轻刑罚,即“亲亲得相首匿”。儒家把父为子隐叫做“仁”,子为父隐称为“孝”,主张以“仁孝治天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②儒家思想直接法律化 ③封建的“礼”与“法”的统一 ④“礼”是汉代立法的指导思想之一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
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对此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A. 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 B. 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强化 C. 司法过程中法律与道德兼顾 D. 儒家经典成为法律基本原则
|
|
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A. 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 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 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 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
|
《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 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 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 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
|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宣扬的“君权神授”思想否定了王位世袭传统 B. 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丰富儒学 C. 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 D. 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
|
“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 “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这主要反映了 A. 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 B. 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 C. 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D. 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
|
|
历史学家阎步克曾说,“汉承秦制”,汉代统治者的方针实际是“儒表法里”。不仅汉武帝兴功用法,任用酷吏,汉宣帝亦“所用多文法吏”,且公然申明“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说明汉代 A. 完全采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 B.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实行“德教”,采用“周礼” D. 继承秦制,融合儒法思想
|
|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反应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 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C. 融合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和佛家思想丰富儒学 D. 新儒学主张仁政爱民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