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构建稳定、安全的社会,他们致力于

A. 经济大规模国有化

B. 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C. 加强区域经济发展

D. 发展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1934年的5月的风暴打击,在一个新大黑暗时代的影响尤为深远。5月9日,从蒙大拿和怀饿明吹来的尘土在地面上飞旋着,被强劲的高层的风带着,向东南的南北迭科他两州吹去。更多的尘土被吹入气流中,直到35000万吨尘土飘向东部美国的城市地区为止。那一天下午的晚些时候,风暴到达了迪比克和麦迪逊,到了晚上,1200万吨尘土像下雪一样覆盖了芝加哥——城里平均每人4磅。……在大西洋上仍然有船只,有些在海岸300英里以外,在随后的一天或两天里发现甲板上有尘土。

——摘编自唐纳德·沃斯特《尘暴》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5月,美国通过霍莱一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此外,法国采取“输入限额制”,德国创立“以货易货”的外贸制度,为其他国家所效法。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在维护世界信贷货币体系方面,金本位制客观上起着维系和支柱作用。但是1931年9月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从而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这一新经验很快为其他国家所接受,4个月里有15个国家先后放弃金本位制,于是世界货币体系瓦解。1933年6月12日—7月27日,美、英、法、德、意、日等66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在关税与贸易问题上,美国主张各国将现行进口税降低10%,英国则要求各国先把关税调到均等水平再降税率,结果美英方案均未通过。在稳定货币问题上,英、法、意等国坚决要求美国稳定美元,但美国为提高国内商品价格挽救本国经济,坚决拒绝稳定美元,结果双方陷入困境,7月27日修会后再也没有复会。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1933年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就是一次使人惊恐的大失败,“经济上的独立”即经济上的自给自足逐渐成为通常公认的民族目标。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为裁减军备所作的种种尝试逐渐停止,让位于各种大规模地重整军备的计划。这时正在积聚起来的武器装备必然迟早会得到使用,但使用它们还需要有某种理由;“生存空间”便是最明显的理由。这是希特勒新创的术语,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日本的军事领导人也使用了与此类似的说法和论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召开的背景及主要宗旨。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失败的原因,说明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19世纪30年代,普鲁士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猛烈抨击了英国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和“世界主义”政策,极力反对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他还认为,财富的生产比财富本身重要得多。这主要反映了李斯特

A. 更关心德意志的工业发展

B. 是一个重商主义经济理论的拥护者

C. 支持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

D. 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反思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对该民谣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经济出现永久性衰退

B.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得到解决

C. 资本主义制度彻底崩溃

D. 1929—1933年经济政治危机爆发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 整顿金融,恢复信用

D. 社会立法,保障改革

 

1929—1933年,在胡佛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是1900年以来到1929年总和2.5亿美元的近3倍;在此期间37000英里的公路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建成、国家公园增长40%、国家森林面积扩大了250万英亩、亚利桑那州的胡佛水坝于1930年动工等等。胡佛总统的这些做法

A. 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

C. 体现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 赢得了美国民众广泛认可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地批评。这些现象出现是由于

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②资本主义出现危机急需调整

③计划经济推动苏联迅速发展

④农业集体化存在着严重弊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美国大萧条期间,一直销售平平的口红等低端消费品不仅销量未减,反而有所增加。经济 学家把这种经济低迷时部分行业逆势上扬的特殊经济现象称为“口红经济”。这一现象

A. 表明胡佛政府的对策已经失败    B. 体现女性危机中还能淡定应对

C. 反映人们寻求慰藉的心理需求    D. 说明新政刺激消费已初见成效

 

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A. 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 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C. 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D. 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8774/68464) 首页 上一页 28769 28770 28771 28772 28773 28774 28775 28776 28777 28778 2877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