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近代福州1905—1915年由外洋(国外)和外埠(国内)机铷面粉输入值比较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单位:元
(资料福建省政府辅《福建历年对外贸易统计》第70页) A. 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B.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 通商口岸的大量开放 D. 民国政府的政策推动
|
|||||||||||||||||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下列各项中对“八年快速发展”局面理解正确的是 A. 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B. 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经济快速发展开拓了国内市场 D. 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
|
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 原料供应不足 B. 发展速度迅猛 C. 资本明显短缺 D. 地区分布失衡
|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 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B. 抵制了外资经济的入侵 C. 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D. 促使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
|
|||||||||||||
下表为《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平均指数增长表》,该表所示的经济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因内战,官僚资本暂时放弃了对民族企业的压制 C. 国民政府发行大量纸币刺激了内需,扩大了消费 D. 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
|||||||||||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这一方针 A. 有利于经济危机的缓和 B. 导致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 C.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导致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
|
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对照表。利用该表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取的最重要历史信息是
A. 东北地区煤、铁等资源丰富 B.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C.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东北工业生产 D.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
|
||||||||||||||||||||||||||||
1927—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国民教育发展纲要》,大幅度提高大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该纲要实施的物质基础是 A. 国内政治稳定 B. 民族工业显著发展 C. 国共两党密切合作 D. 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荣氏企业发展的一些史料,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其中将时代环境与发展状况对应错误的同学是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
||||||||||||||||
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治萍公司仅于民国五年至八年(1916——1919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汉冶萍公司在民国五年至八年出现盈余的客观原因是 A. 欧战爆发,钢铁的价格大涨 B. 新进外国机器,设备先进 C. 抵制日货,爱用国货的影响 D. 政府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