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6世纪初,当一名航海家宣布将要远航的消息之后,“大约有一万个‘没有工作’的贵族愿意不领取任何报酬与他一起出海航行”。形成欧洲“航海热”的因素有(原创)

(1)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2)“寻金热”的驱使

③奥斯曼帝国垄断商路

④宣传基督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通过这些航路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运销各地,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大大发展起来。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

——人教P34

⑴依据材料简单说说世界市场的概念。哪一大洲在世界市场上处主导地位?

材料二:1580年,阿姆斯特阿丹的一家老太太过70大寿,两女婿一个是远洋贩运的大商人,一个是当地的大地主。只听老太太说:“这么多的美味佳肴、珍奇异宝,我一辈子都没这一次见得多。”。再看下面两女婿的对话:“不用象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象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没想到我一辈子存的钱还没你一年挣的多,还物价飞涨,存的几个钱越来越不值钱。我干脆也改当商人算了。”

⑵这反映了当时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哪转到了哪?反映了哪一阶级崛起和哪一阶级的衰落?

材料二:1992年哥伦布达到美州500年,许多国家进行庆祝活动,但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你们的庆祝就是我们的苦难”。

⑶结合所学分析,很多国家为何庆祝和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印第安人又为什么反对?

⑷结合以上材料讨论新航路开辟给人类带来的是福祉还是灾难?

讨论提示:对欧洲:__对亚洲:__对非洲:__对美洲:__对世界:__怎么办?

【课堂小节】

想不想开辟——两大动机;受阻;能不能开辟——客观条件具备;敢不敢开辟——两国两向;

开辟好不好——影响两方面;

 

【探究四】下面材料中有几处错误?请纠正过来。

小明通过“时光隧道”来到了15世纪的欧洲。在街上,小明与一个自称是哥伦布的人交谈起来。“哥伦布先生,能讲讲您伟大的航行故事吗?”“当然可以,我希望通过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也为我的祖国---葡萄牙开拓新的土地,并且把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很遗憾我横渡太平洋只到了美洲,并没有到达真正的印度。”

 

材料幸运的是,就在葡萄牙大张旗鼓地进行海洋探索并从中获利的近一个世纪里,欧洲的其他地区还在中世纪的封闭中明争暗斗:英格兰和法兰西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贵族之间战争不断;德意志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几百个邦国在进行着远交近攻的游戏;意大利的城邦正享受着传统贸易带来的最后一段美好时光;而葡萄牙的邻国西班牙还在为光复国土而战。

——《大国崛起》

欧洲走在海洋探索前面的是哪国?它当时主要的优势是什么?是不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远洋航行?说说理由。

 

【探究二】结合课本分析,当时是否具备远航的客观条件?马克思认为帮助欧洲“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的中国古代发明是什么?

 

材料一:15世纪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货币,不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也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寻求黄金和财富,…然而西欧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黄金白银大量外流,西欧市场货币普遍短缺。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课文P32:第1-2自然段。

⑴据材料一、二分析: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动机是什么?

材料三:16世纪(欧洲)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回答:

⑵据材料三分析: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两大动机是什么?其中根本动机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分析推动开辟新航路的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

⑶据材料四归纳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又一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是一整套不成文的习惯,被认为是罗马遗产的一部分,只适用于罗马市民。……社会地位低下的平民鼓吹把习惯法以书面的形式固定下来,以综合的成文规则来解决存在的疑问。这就是后来人民大会通过的《十二铜表法》。……这种法(万民法)被认为是一切文明社会法律的一部分。这些规则同样适用于公民和外邦人。

——摘自邓正来主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抗辩是赋予被告的一种辩护手段。因为往往会发生这种情形,即原告所提起的诉讼本身是有合法根据的,但是对被告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为驳回原诉,你有权提出基于胁迫或欺诈的抗辩,或基于事实之抗辩。

——摘自张企秦译《查士丁尼法学阶梯》(查士丁尼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材料三  罗马法中,诉讼的基本分类之一是对物之诉(讼)和对人之诉(讼),……早期英国法学家了解并熟悉这种对诉讼上的划分用来区分不同种类的财产。大致说来,土地和附于其上的权益是为不动产,其它则可归于动产一类。……这种由诉讼种类的区分进而到物本身的分类经历了漫长的时日,而其起点为罗马法上的概念是没有疑义的。

——摘自梁治平《英国普通法中的罗马法因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材料二举出的“抗辩”理由是什么?从这一内容中可以推论出罗马法具有哪些价值?

(3)依据材料三,由罗马法发展到英国普通法发生的变化是什么?综合上述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罗马法的影响。

 

下列各项中,属于图中所示战争的影响的是(  )

A. 福州成为通商口岸

B. 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 列强开始大规模在华输出资本

D.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工具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0007/68464) 首页 上一页 30002 30003 30004 30005 30006 30007 30008 30009 30010 30011 3001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