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 B.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C. 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然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
|
被誉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A. 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 B. 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 C. 经济危机发生,经济进入“滞涨”状态 D. 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
|
|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 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 / 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 军国主义政策推动生产走向集中 B. 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 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 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
|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现代增长模式”包括 ①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②依靠科技发展 ③依靠殖民扩张 ④依靠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
|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所属墨西哥湾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的爆炸引发了数十年来最广为人知的一次石油泄漏事故。此类石油泄漏事件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 二战后初期 D. 20世纪70年代
|
|
史学家在查阅19世纪中期的一些文献,发现热气、臭气、烟气、毒气等字眼都是描写城市环境最为常见的词汇。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伦敦 B.北京 C.莫斯科 D.东京
|
|
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B.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 C. 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 D.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
|
|
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
|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相结合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这些深刻变化包括 ①西方国家阶级分化加剧 ②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③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④“福利国家”日渐完备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