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①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总结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教训 ③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阐述了落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这段话的实际含义是 A. 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 B. 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 C.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
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
|
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 后者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C. 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
|
20世纪60年代初,邓小平曾引用过四川民谚“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下列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当时恢复农业生产是最为紧迫的任务 B. 当时许多地方的干部群众坚决反对包产到户 C. 邓小平用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制定政策必须符合实际的道理 D. 表明了邓小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
|
|
抗日战争期间,刘伯承、邓小平领导八路军一二九师开辟的全国最大的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A. 江南抗日根据地 B. 皖东抗日根据地 C.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D.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
|
留法期间,邓小平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变化,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A. 由学生到轧钢工人 B. 由工业救国思想到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思想 C. 由学生转变为职业革命家 D. 由工业救国思想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为使节气与月份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它完全以太阳视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即简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但由于这种纯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合历,不可避免的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可是,沈括满有信心的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
|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