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国

英国

政治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基础

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军事力量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船坚炮利

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材料二1840-1900列强侵华战争及中国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中英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割地

香港岛

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________

赔款

2100万银元

白银2亿两

白银4.5亿两

开埠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_______

其他条款

协定关税

开设工厂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2)依据材料二,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在“开埠”方面出现的变化,指出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并简要说明《辛丑条约》的内容体现了此时清政府与列强之间是什么关系?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归纳1840——1900年列强入侵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军民抗争起到什么作用?

 

冷战的终结为美国支配全球市场提供了条件,“全球化”的概念便是理论根据。但美国要遏制那些谋求地区霸权的国家,必须依靠地区性“2号大国”作为补充,这种“2号大国”在亚洲就是日本。这反映出冷战后的世界

A. 大国强权、霸权主义与多极化趋势并存

B. 美国等发达资本国家开始主导“全球化”

C.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D. 日本建立政治大国的国际条件已经成熟

 

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二战后,欧洲丧失了政治、经济优势

B.为了抗衡美苏

C.西欧国家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

D.为摆脱美国的控制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中国政府提出了

A. 另起炉灶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1511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两位领导人都强调“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应动摇。“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都坚持(  )

A. 四项基本原则    B. 一个中国原则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改革开放

 

1953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B. 各族人民都可以选举自己的人大代表

C. 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 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1937821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的》,双方“约定不得单独或联合其他一国或多数国对于彼此为任何侵略”。此条约的签订

A. 有利于改善中国的抗战处境    B. 打破了美国对华的优势地位

C. 表明了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    D. 是民族统一战线推动的结果

 

“它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在当时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内在矛盾——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制的矛盾一一社会历史条件下。”这里阐释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前提是

A.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

B. 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天才设想

C. 批判继承了19世纪优秀的思想成果

D. 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义和团那种举动就是当时中国人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对于他们物质进步之抵抗,伤亡枕籍,还是前赴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人民还是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 的。孙中山在这里称赞义和团运动

A. 反对欧美文化    B. 强烈的爱国精神

C. 抵制近代技术    D. 打败了侵华列强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宜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

B. 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 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D. 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4313/68464) 首页 上一页 34308 34309 34310 34311 34312 34313 34314 34315 34316 34317 3431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