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B.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D.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

A. 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

B. 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

C. 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D.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历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蓄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自《淮南子·要略》

材料二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国为善,奸必多。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商君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之法”的动力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基本理念,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在变法中是如何贯彻这一理念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

 

中央官制

地方管理

选官制度

秦朝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军功授爵制

汉武帝

中外朝制度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察举制

隋朝

三省六部制

藩镇割据

科举制

二府三司制

集中军、政、财

通判、设转运使

科举制

中书省

行省制度

 

废丞相

设内阁

 

八股取士

南书房

军机处

 

八股取士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儒士与汉制),大新制作。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宋濂《元史百官制》

(1)概括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汉时期如何从政治和思想方面推进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发展。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初在政治制度设置上是如何传承与创新的?元朝的制度创新对“大一统”的中国有何积极意义?

 

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 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C.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D. 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消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北京故宫中清朝中央某机构遗址有如下文字介绍:“……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

A. 辅佐皇帝,随侍左右

B. 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 陪读陪写,参与决策

D. 掌管军队,谋划战事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有

①秦始皇建立郡县制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③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④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立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4645/68464) 首页 上一页 34640 34641 34642 34643 34644 34645 34646 34647 34648 34649 3465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