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 公私合营

B. 新经济政策

C. 罗斯福新政

D. 斯大林模式

 

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上述认识的出现是源于罗斯福新政

A. 有悖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政策    B. 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C. 导致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D. 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稳定

 

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曾这样描述:“像过分拥挤和贫民窟这样的词,在19世纪初尚感新鲜,而到该世纪末,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其现实性,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的贫民窟,仅在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为此,英国政府

A. 以行政权力的运用来取代自由贸易    B. 以殖民扩张和掠夺来转嫁国内危机

C. 以扩大城市规模来加快城市化进程    D. 以税收和济贫政策来实行福利调控

 

1927-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1928-l933年,工业总产量增长了1倍多。苏联工业生产状况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A. 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B. 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

C. 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D. 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

 

1896一1898年,国人办报出现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报刊主要强调效法西方的民主政治和国家制度,并提出开议会的主张,宣传民主思想。由此可见

A. 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 推翻满清具有社会基础

C. 维新思想成为社会主导    D. 民主革命思潮尚未出现

 

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大航海时代的海外殖民活动

B. 美国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

C. 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

D.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由国教教会管理,学校课程的设置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1870年颁布《福尔特法案》,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这说明近代英国

A. 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    B. 思想解放的历程较为缓慢

C. 宗教束缚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D. 最早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

 

《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街北都亭骚,相对梁家珠子铺……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心市井,至夜尤盛。由此可知宋代

A. 城市布局依然保留市坊分离传统    B. 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

C. 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    D. 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从本质上反映出

A. 文化中存在着地域色彩    B. 南方的印刷术更为发达

C. 门阀士族退出政治舞台    D.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态势

 

史载,明代江南地区松江、苏州二府,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嘉兴、湖州二府,则是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据此可知,明代江南地区

A. 农业生产重视区域分工    B. 农本商末理念发生变化

C. 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兴盛    D. 农作物的品种显著增加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5504/68464) 首页 上一页 35499 35500 35501 35502 35503 35504 35505 35506 35507 35508 3550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