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这材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 A. 权力制约 B. 主权在民 C. 轮番而治 D. 法律至上
|
|
“希腊民主不同于现代社会的民主。它依赖于小规模的城邦和公民的广泛参与。”“广泛参与”的群体是指 A. 城邦所有人 B. 城邦所有公民 C. 成年男性公民 D. 除奴隶之外的所有人
|
|
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的治理。”这说明了 A. 城邦制符合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 B. 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 C.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 D. 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
中国50年代联合苏联实行“一边倒”,60年代实行反帝反修两条线,70年代坚持“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90年代确立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新世纪则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拓展总体外交。外交战略调整的历程说明我国外交 A. 与时俱进灵活多变 B. 受到美苏两国支配 C. 以意识形态为转移 D. 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
|
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时,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为遏制疫情扩散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体现了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成就是 A. 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B. 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 C. 努力构筑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 D.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
如下图情景被称作是20世纪70年代初“两位历史巨人之间的握手”。其中“握手”的原因有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中苏关系恶化的加剧 ③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失败 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⑤中国借鉴美国的管理经验。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
|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70年代中国建交高潮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A. 中美关系的缓和 B.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改革开放的推行
|
|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 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C.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
|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 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
|
1992年10月,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其主要内容是 A. 和平统一台湾 B. 两岸实行通商、通邮、通航 C.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停止对金门等地方的炮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