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西汉时期,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而出现的重要发明是

A. 造纸技术

B. 雕版印刷

C. 制墨技术

D. 活字印刷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下列选项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包含有朴素辩证的认识

B. 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 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 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明末“异端”思想家李贽,以“童心”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外在的教条,但他自己却认为:“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下列说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李贽的思想与陆王心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B. 李贽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突出个性解放的思想

C. 李贽的思想是与儒学相对立的新式思想流派

D. 李贽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A. 否定孔孟权威

B. 否定“明天理,去人欲”

C. 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 强调知行合一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矣。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 老子    B. 荀子

C. 朱熹    D. 王阳明

 

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从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指

A. 致良知

B. 天人感应

C. “心即理也”的思想

D. 存天理,灭人欲

 

文字是时代的产物。古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

B. “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

C. “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的区别

D. “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

 

马克壵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  

黄宗羲工商皆本” ②陆九渊心即理也” ③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④王夫之循天下之公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它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了一种与孟子“辟杨墨”相类似的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它”指的是

A. 孔子的“仁”和“礼”

B. 宋明理学

C. “大一统”思想

D. 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 佛教的因果循环

B. 法家的严刑峻法

C. 道家的无为而治

D. 儒家的天人感应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6011/68464) 首页 上一页 36006 36007 36008 36009 36010 36011 36012 36013 36014 36015 3601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