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常建华《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中记载,上海王、朱两氏于1905年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得以通过。这一现象说明

A. 中国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

B. 宗法制度决定中国历史进程

C. 政治变革推动宗族近代化

D. 宗族组织具有了民主化色彩

 

晚清知识分子冯激生活在洋务运动最激烈的时代,自小就好读经世书和西学书,用自己学到的西方近代光学知识注解《墨经》,用西方近代矿物学知识和化学知识注解《管子》,希望通过自己的解释能够证明西学和中学是相通的。冯激这些努力

A.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B. 有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学习

C. 为学习西方找到科学的依据

D.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

 

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 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 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C. 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D. 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 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 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 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 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 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 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 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 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有学者认为:“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此处的“原始动力”指

A. 实业救国    B. 救亡图存    C. 学习西方    D. 民主共和

 

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最南至西沙群岛,最北至北极圈内)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这说明

A. 国家的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 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C. 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 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发展

 

“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整齐,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中国古代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水手之友的发明是

A.印刷术、造纸术

B.火药、印刷术

C.指南针、造纸术

D.火药、指南针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6428/68464) 首页 上一页 36423 36424 36425 36426 36427 36428 36429 36430 36431 36432 3643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