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B.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美苏间敌对关系得以根本性改变

D.苏联工业化建设逐步展

 

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方针的特点是

A.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B.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取消新经济政策

 

下面是苏俄(联)1920~1924年农村平均税率(%)变化示意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苏俄(联)

A.农民耕作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经济政策出现调整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恢复

D.农业生产迅速复苏发展

 

20世纪初,在苏俄出现了美国人哈默办的文具店,在这个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和好玩的东西。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1918年      B.1920年      C.1921年      D.1938年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从而延长国内战争。为了结束这种状况,苏维埃俄国

A.给农民提供补贴,调整调蔡农产品结构

B.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固定粮食税,允许粮食自由贸易

 

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这表明他

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

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说明

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的拥护

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

C.这种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D.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年,苏俄规定了8小时工作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到1920年,人们纷纷从贫民窟、地下室和阁楼迁入了设备齐全的套宅内;政府还开始着手医疗改革。这说明苏俄

A.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B.经济体制开始趋于集中

C.初步开始共产主义探索

D.商品货币关系效果凸显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6575/68464) 首页 上一页 36570 36571 36572 36573 36574 36575 36576 36577 36578 36579 3658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