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加剧是由于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展开

C.大跃进运动兴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A.已经引发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探

B.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

C.计划经济理论尚未付诸实践

D.三大改造明确经济整改方向

 

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陈云说:“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然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1954年9月15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上述措施

A.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B.使经济建设转为以轻工业为主

C.使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D.使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图是从旧货市场收购的民间资料,为某橡胶厂党支部会议记录,其年份不清,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记录可能写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58年    D.1966年

 

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通知,禁止农民随意(或经农村基层政府介绍)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城市公私企业非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自行招雇农民工。这一规定

A.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反映了优先发展农业的基本国策

C.造成了工业化建设的劳动力短缺

D.体现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计划调控

 

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五倍多。这一现象

A反映了土改进程的曲折性    B.促使中共加快农业合作化

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    D.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一:1920~1936年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表二: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0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0

12.41

合计

4.35

100.0

18.54

100.0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 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锭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44.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18家炼铁厂中,停炉者有14家,其余4家仅能勉强维持生产。

(1)分析材料一,扼要指出1920—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简析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大家庭中,既有又老又保守的婆婆,也有年轻且掌握大权的丈夫,民族资本主义就像一个可怜的寄人篱下的童养媳,仰人鼻息,举步维艰……但是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了威胁。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分民国时期主要有几种经济成分。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童养媳家庭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6592/68464) 首页 上一页 36587 36588 36589 36590 36591 36592 36593 36594 36595 36596 3659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