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无论是为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为此,罗马当局

A. 完善习惯法    B. 发展万民法

C. 颁布成文法    D. 固守公民法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有人缔结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契约,而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那么当时所作的诺言不得违反”。《民法大全》规定,“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两则材料都体现了罗马法

A. 保护私有财产

B. 维护奴隶制度

C. 强调契约至上

D. 重视呈现证据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材料反映雅典民主政治

A. 全民参与

B. 轮番而治

C. 直接民主

D. 公开透明

 

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见下表),中共中央决定

A. 签署双十协定

B. 进行战略反攻

C. 进行战略决战

D. 发起渡江战役

 

“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指的是

A. 遵义会议

B. 八七会议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报道中写道:“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云都、瑞金老巢西窜。”这份报道应该发布于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上说:“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机枢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 继续进行革命    B. 加强政治统一

C. 各省放弃独立    D. 实行民族自治

 

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与袁世凯作出了妥协,这一妥协的显著成果是

A. 加速清朝统治覆灭

B. 加快中国独立步伐

C. 巩固民主共和政体

D. 推进近代化进程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关于这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领导阶级相同

B. 革命任务相同

C. 指导思想相同

D. 革命对象相同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6653/68464) 首页 上一页 36648 36649 36650 36651 36652 36653 36654 36655 36656 36657 3665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