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下列哪点最贴切 ( ) A.民主革命第一枪 B.谁再想做皇帝,都做不成了 C.自由尽是新风尚 D.世界风暴新源泉
|
|
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愈迟则愈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这表明梁启超 A.拥护三民主义 B.主张维新变法 C.赞成民主共和 D.倾向民主革命
|
|
《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 A. 支持中国革命 B. 反对中国革命 C. 舆论导向谨慎 D. 认清了起义前景
|
|
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竟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二者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具有片面性 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国民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建设没有任何成效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
|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清王朝 B.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
|
《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习西方,即根据本国国情,不失时机地学习西方先进的事物与制度。但《资政新篇》并没有在军民中引起积极的反响,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政新篇》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B.其主张未能体现农民起义的现实愿望和要求 C.其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了解肤浅 D.当时中国缺乏进行重大改革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
|
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 ) A.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
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
|
该图是一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B.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C.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D.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