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明代士绅等读书人有免除徭役和少缴赋税的特权,许多地主将土地记在士绅名下,1567年仅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地就曾査出这种寄名土地将近200万商。这种状况

A. 有利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

B. 导致明朝廷调整了旧的赋税制度

C. 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

D. 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土地兼并发展

 

日军战史承认,作战始终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军队引诱日军一直深入到长沙,集中长沙城内外的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尔后,日军第一线部队几经苦战,……于(1942年)115日撤回到原驻防地。这次作战,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中国军队的此次作战

A. 扭转了华北抗战的战略态势

B. 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

C. 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 体现出正面战场坚持抗战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对下表说法正确的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 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 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中提到某事件“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常轨,且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是在激进的政治浪漫主义支配下人为选择的结果,因而造成中国现代化的一次又一次的严重挫折,有人将其称为‘中国现代化的超前和失序’,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调理,遂使矛盾愈积愈深,终于演化成一次又一次的激进运动,结果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中国的现代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境。’”该事件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清末新政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清帝国国力强大,成为世界霸主

B. 清政府对他国具有立法权、执法权

C. 依法剥夺洋商在华贸易与居住权

D. 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

 

在古代雅典,因为控辩双方的言辞差别,陪审法庭会判处无辜的人有罪;也会因恻隐之心或辩护人的雄辩而把事实上的有罪之人释放。这说明

A. 辩词在法庭具有决定作用

B. 陪审法庭的辩论忽视事实

C. 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 公民的法律专业素养缺失

 

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材料表明

A. 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

B. 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

C. 中共在内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D. 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王夫之曰:“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以得有强豪兼并者、为苟免逃亡起死回生之计……由不尽归之强豪不止,而天下之乱且不知所极矣。”材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土地兼并

B. 农民负担沉重寻求庇护

C. 当时租佃关系开始兴起

D. 豪强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8600/68464) 首页 上一页 38595 38596 38597 38598 38599 38600 38601 38602 38603 38604 3860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