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般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评论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

 

右表显示甲、乙、丙三国1950年与1980年的国民平均生产毛额(以1985年的美元为计价标准)。根据本表判断,甲、乙、丙三国最有可能分别是:

 

A.甲:英国;乙:法国;丙:西德

B.甲:台湾;乙:苏联;丙:日本

C.甲:日本;乙:西德;丙:美国

D.甲:美国;乙:台湾;丙:法国

 

196362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到访西柏林,发表了著名演说——我是一个柏林人。他在演说中指出”两千年前,一个时代最骄傲的宣言是‘我是罗马公民’。今天,在自由世界,震彻寰宇的最强音是‘我是一个柏林人’”由此推断,肯尼迪把当时的西柏林视为

A.捍卫西方价值观的桥头堡

B.西方世界最自由的城市

C.美苏冷战对抗的前沿

D.西方实行“和平演变”的阵地

 

有学者指出:“尽管(启蒙思想家)在其理性信仰中承继了固有的平等倾向,但他们仍旨在接管占支配地位的文化高地,并自上而下地启迪。这个战略导致他们集中精力攻克沙龙和研究院、日报和戏院、共济会地方分会和主要咖啡馆,他们在那儿能争取富人和权势们赞同他们的事业……”这揭示出启蒙运动

A.是由平民广泛参与的运动

B.利用一切公共场所来宣传

C.具有广泛的社会动员的特征

D.在权贵和富人支持下进行

 

一本数学课本上的习题是:“公社领导计划在五年内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提高为原来的150%,问:每一年应比上一年平均提高百分之几?”这应当是何时何地使用的课本?

A1870年的巴黎

B.1920年的基辅

C.1959年的武汉

D.1985年的南京

 

“政府管制外汇、黄金,以平抑物价。1942年,发行一亿美金公债,每一美元定价法币20元,不久黑市高至法币450元,但有关人士,仍可按官价购进,大获暴利。1943年至1945年之间,政府售黄金,1944年至1945年,举办黄金存款,利益多落入大户之手。”这段叙述是

A.抗战后期政府经济政策与实施情况

B.抗战期间美元与法币的汇率变化

C.抗战后期政府对银行、金店、大户的控制

D.抗战期间政府放任黄金的买卖

 

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祇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中山先生认为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

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C.满清专制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

D.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使人民彼此猜忌与互斥

 

史家比较两支清军──绿营与淮军,认为各有利弊。如曰:(甲)营官皆选补,士皆土著,兵非将有,为国家之军队。”(乙)上下一体,有如父兄之与子弟,委任专而事权一,形成一利害团体,人人肯出死力。”(丙)“国家的武力变为私人的武力。”(丁)“官不久任,兵为世业,训练不施,心志不固,每遇征调,临时抽选,临时命将,团结不坚,指挥不灵。”利弊配对正确的是:

A绿营的利为甲,弊为丙

B.绿营的利为乙,弊为丁

C.淮军的利为甲,弊为丁

D.淮军的利为乙,弊为丙

 

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仇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以下评论最符合这位士人的是:

A.西晋八王之乱导致中原各个民族互相仇杀

B.中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

C.北宋由于中央集权不当导致灭亡

D.明朝皇权高度集中导致灭亡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5167/68464) 首页 上一页 45162 45163 45164 45165 45166 45167 45168 45169 45170 45171 4517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