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其背后昭示的是

A“大一统”理念

B.天人感应思想

C.民本仁政观念

D.封建迷信思想

 

袁世凯总统祭圣告》:“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申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袁世凯这样做

A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

B.排斥了西方文明的传播

C.引发了新文化运动

D.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合评价

A毛泽东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

 

代精神凝结了物文明和神文明设,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D.改革开放的实践

 

清朝末年李滋然作《明待访录缪》抨击《明待访录》,认为“今日之谈革命、讲自由而重独立者,皆托此篇以济其邪妄”。该文中的“邪妄”实际上是指

A倡导工商皆本

B.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C.学习西方

D.反对君主专制

 

明强调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这说明阳明

A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

B.科学说明了实与认识的关系

C.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古今图书集成古代女子列入“闺节”、“闺烈”的烈女节妇,唐朝51人,宋期为267,明代为36000人。这种变化趋势表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C.礼教束缚渐趋强大

D.权社会基本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孟子•尽心》中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由此,子强调

A性本

B.教育的教化功能

C.学以至圣致良知

D.民贵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到“《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

A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

B.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C.针砭时弊,提供者之

D.维护周礼,力西周的统治秩序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5353/68464) 首页 上一页 45348 45349 45350 45351 45352 45353 45354 45355 45356 45357 4535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