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即不论家庭大小和生活支出多少,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它规定,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这些规定反映出英国 A.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B.社会矛盾尖锐激化 C.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D.救济观念走向人道
|
|
英国著名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1596年)是麦哲伦之后第二位完成环球航海的探险家,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下面是其部分活动,推动其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
A.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 B.新型政治制度的创新性 C.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 D.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
|
|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国家论》中提出以德性为基础的宪政理论,认为国家是履行德性、根据有关法律与权利的协议而结合的多民族共同体。这一理论的提出反映了 A.西塞罗主张以德治国 B.西塞罗最早提出社会契约论 C.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D.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过渡
|
|
图1和图2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员数量增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农民阶级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 C.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高潮 D.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转机
|
|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路历程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
|
据下图所示,1905年和1921年后革命次数出现相似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革命政党的推动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民主思想的传播 D.维新力量的衰落
|
|
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
|
明代中晚期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表明,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也没有惊慌,中国文明只是在已有农业文明基础上做加法——增加一个工业的或商业的文明而已。中国人不会走向另外一种例外,一定会面对西方慢慢改造自己,就像过去几百年面对印度佛教改变自己一样。然而,中西之间的这种文明交流并没有持续下去……相对于中原文明,满洲人的文明形态自然落后。材料意在强调 A.落后的游牧文明影响中西文明的正常交流 B.中西文明各有所长、相互对立 C.中国以农业文明为主,西方以商业文明为主 D.满洲文明远远落后于中原文明
|
|
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市镇经济的发展 D.坊市制度被打破
|
|
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D.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