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扬在《中国人史纲》中说“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非常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只有尚书省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没有像国会之类或像罗马元老院之类会议性质的制衡机构。”这说明 ( ) A.三省体制不利于提高中央集权制度的职能 B.三省体制不能真正地制约皇权 C.三省体制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明,权力不清 D.三省体制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
|
《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武帝临终前,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谭、左将军上官莱、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受遗诏辅佐汉昭帝;而丞相田千秋竟不得受遗诏。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宰相没有地位 B.外朝制约内朝 C.内朝参与政事的决策 D.皇权空前强化
|
|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
|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宣扬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三公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
|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是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 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
《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
(1)据材料,比较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概括各个时期相同的历史特征。 (2)根据材料概括“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中国和西方思想文化政策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19世纪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
||||||||||||||||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结构形态往往体现出社会的面貌。 材料一 古希腊集市广场是公民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它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法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 ﹣﹣摘编自蔡永洁《空间的权利与权力的空间》 材料二 中国传统广场的主要形态是扩大了的、四周合围的院落,传统广场,尤其是礼制性广场(如天安门广场,太和殿广场),往往具有严格纵直的中轴线,广场与宫殿、坛庙构成井井有条、重重叠叠的空间序列。 ﹣﹣摘编自曹文明《中国传统广场与社会文化生活》 (1)阅读材料,概括古希腊集市广场和中国传统礼制广场在布局上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从政治和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材料三 15世纪以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显著增长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欧洲理想的城市格局一般包含在整体上被安排的相当和谐的大教堂、公共建筑和广场。意大利一些著名的教堂前部设计了宏大的广场,如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广场和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广场。法国巴黎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许多广场,这些广场连接周边的街道,拓展成为成市主要交通网。一些广场周围的土地被金融家们承租,开发成为商铺和住宅。18世纪中后期建造的路易十五广场(现为协和广场)是巴黎最大的广场,它被作为国王骑马雕塑的背景而设计建造,60多位建筑家提交了设计方案并汇集成册 ﹣﹣《为荣耀的路易十五而建立的不朽之作》 1792年路易十五的雕塑被拆毁,1793年在这里处死了路易十六。 ﹣﹣摘编自(英)莫里斯《城市形态史》等
(2)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广场在欧洲城市发展中发挥的宗教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功能。 地名是人类为便利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命定的地物或地域名称。地名使用过程中又不断地发生演变。 下表为北京市东城区部分地区地名演变
注 ①英国人,《泰晤士报》驻华记者,长期担任北洋政府政治顾问。 ②1917年由法国人建立,有大量外国商品销售,是当时京城少有“高档购物中心”。 ③21世纪初合资兴办的亚洲最大综合性商业建筑群之一。 (3)以“近现代历史发展与地名变化”为主题,对表中所体现的一个或多个信息进行解读。
|
||||||||||||||||||||||||||
有启蒙思想家曾说,“如果是同一个人,无论他是为贵族利益还是为人民利益,在运用这三种权力,也就是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公众决定的权力和对个人事务审判的权力,那么就会终结所有的东西。”该思想旨在( ) A.避免专制独裁 B.实现人民主权 C.遵守社会契约 D.建立法治社会
|
|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表明苏格拉底 A. 缺乏民本思想 B. 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C. 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制 D. 公民意识淡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