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神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系那个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 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B. 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D. 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
|
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这反映当时 A.运河沟通南北经济 B.对外贸易发达 C.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D.商业城市兴起
|
|
元代纸币的流通数量,中统元年(1260年)发钞73352锭,平均每人为62文;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时,发行数额猛增至5098285锭,每人合13134文;再过20年左右,纸币流通数量又增长数十倍。元代纸币政策的主要影响是 A.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削弱政权统治的基础
|
|
宋代行业组织曾一度空前发展。在“行”的数目上,曾发展到440行。如北宋后期的开封城内,有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属160种行业。这些行业组织的发展 A.反映商业环境的变动 B.改变了传统经济结构 C.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D.扭转了北方经济颓势
|
|
《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C.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 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
|
|
二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主要指令如下,材料反映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是 A.促进日本非军亊化与民主化 B.控制日本以对苏冷战 C.消除日本封建主义残余势力 D.遏制与孤立中国政府
|
|
1947年,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国务院,希望美国取代自己向希腊、土耳其继续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并且从希土撤军。“杜鲁门主义”随之出台,美国国会拨款援助希土。这—照会 A.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希土两国为英国的殖民地 C.英美联合对苏联进行遇制 D.英国对冷战的爆发负有责任
|
|
有学者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代替英国引領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建立: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逐渐从多边自由贸易政策转变为多轨并进的自由贸易政策,广泛推行单边的贸易保护主义,双边的贸易开放协定和区域性的自由贸易组织。这说明 A.经济多极化趋势制约了自由贸易的发展 B.国家实力的变化决定着贸易政策的调整 C.美国的贸易政策受世界贸易组织的制约 D.自由贸易体制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
|
|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这一事件说明 A. 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 B. 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 C. 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 D. 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
|
|
毛译东说:“中国社会是—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及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国事是国家的公亊,不是—党—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据此,中共在根据地 A.建立革命统—战线 B.建立抗日民主政府 C.实行务实土地政策 D.确立政治协商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