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诸侯和官员的任命,实行“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的世官制。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阻塞了,于是大家都要争当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进城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因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 在科举废后不久即称赞科举的伟人孙中山。民国刚成立,他就说:“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唯考试。”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一再对科举制作出赞美的评价。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时期官员产生的主要途径。 (2)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选官制度的名称、形成时间及弊端。 (3)据材料三,归纳孙中山“赞美”科举制的主要原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对古代中国政治的积极影响。
|
|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 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B.使地域政治开始取代血缘政治 C.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 D.易导致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
|
2015年5月8日,英国大选计票完毕,执政保守党大获全胜,赢得过半议会席位。首相卡梅伦成功连任,他在觐见女王后发表讲话称,计划在未来数日内筹组新政府,并阐述了施政大纲。下列关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经国王批准担任首相 C.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D.首相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
|
|
近代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法国的1875年宪法等,都是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吸收了罗马法的一些精神。这说明罗马法 A.成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B.成为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C.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D.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
|
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指出:“在1696年以前,威廉曾5次行使否决权,但被他否决的5个法案经议会复议和第二次通过后,最后都成为正式法律。此后威廉再未行使否决权。安妮女王当政12年,只使用一次否决权,即1708年否决苏格兰民兵法案。”上述现象表明 A.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议会权力受到国王的制约 C.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D.英国的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
|
|
罗马帝国时期,除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别外,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材料中所述的罗马法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
|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
|
“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从此,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革的手段。”这一切,始于 A.1688年“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C.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
|
明宣宗打破禁令,把回复内阁“票拟”的“批红”权力,交由司礼监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明宣宗这一做法的本质意图是 A.牵制内阁权力 B.减少决策失误 C.提高太监素质 D.加强君主专制
|
|
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禁封异姓王侯 B.加强控制地方 C.鼓励战场立功 D.安抚开国功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