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孝悌者也, 其为人之本也。

——《论语》

材料二:

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下图分别是“仁”字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

请回答:

(1) 孔子“仁”的思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仁”与“孝”在中国古代社会道德体系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3)你是怎样理解孟子“仁者无敌”思想的?

(4)从材料3中可以看出,“仁”还寄寓着现代国人怎样的期盼?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据此理解,“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下列是近代中国人的著述或创办的报刊,其主张不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前进方向的是

 

 

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说明了

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  

②科学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③科学成就往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展 

④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王国维曾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出

A.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B.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

C.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D.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5986/68464) 首页 上一页 45981 45982 45983 45984 45985 45986 45987 45988 45989 45990 4599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