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战国时期,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

A.效仿秦国,变法风潮起                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C.逃亡者“耕豪民田,见税什伍”        D.封建城市的兴起

 

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这一主张的实行,主要打击了

A. 贵族                B. 商人

C. 新兴地主           D. 农民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权)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雅典哪次改革的评价(     )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苏格拉底改革

 

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有

①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

②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③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

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梭伦改革使雅典确立了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制度,而基本处于同一时期的商鞅变法却使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说明(     )

A.西方有民主的传统,东方有专制的传统

B.从历史上看,东西方文明是互不相容的

C.东西方文明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D.自古以来西方的制度就比东方的先进

 

下列关于梭伦改革后的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          B、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C、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                  D、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秦国商鞅变法规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两项改革法令(    )

①都从稳定统治秩序出发   ②都体现了对人身权的重视

③都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④都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反映梭伦(   )

A.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B.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C.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D.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导致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根源是

A.政治上权力的不平等                 B.经济上平民处于受剥削地位

C.平民易因债务问题沦为奴隶           D.贵族政治专权与经济压榨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终将军施琅之世,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盖恶惠、潮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也。琅殁,渐弛其禁,惠、潮之民乃得越渡。”

——《理台末议》

材料二  清朝收复台湾以后,施琅对郑氏家族没有采取报复手段,还亲自到郑成功庙致祭。但施琅此时的表现既有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也不无清廷约束的结果。因此,全面肯定他此前的作为既无必要,也不合理。

——葛剑雄《如何评价施琅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施琅的管理政策,并指出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施琅的历史贡献,并说明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9742/68464) 首页 上一页 49737 49738 49739 49740 49741 49742 49743 49744 49745 49746 4974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