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1923年陈独秀指出:“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瞿秋白在同年提出:中国的民族运动“得最宜于组织最易团结的无产阶级之猛进”,要“联合小资产阶级”,“督促资产阶级而行民族革命。”陈、瞿两人的主要分歧在于

A.民族资产阶级是否具有双重性

B.是否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先后问题

D.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问题

 

下图是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关于此示意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

满分5 manfen5.com

A.国家投资侧重点的差异 B.新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

C.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创新 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

 

武昌起义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申报》有如下报道:“……昨晚得武昌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12和 13两日《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A.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B.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C.《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金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金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弘年间,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 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推动白银货币化

B.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据史书记载:“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东学西传”,也有“西学东渐”。阅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材料二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2)请以反对材料三观点的立场,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如何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作用于中国文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但经济全球化却使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对峙主要事件简表

美国

苏联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

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年4月,美国满分5 manfen5.com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

1949年3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

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满分5 manfen5.com:“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历史的矛盾与悖论(相互矛盾的结论)

满分5 manfen5.com

问题:

(1)图中“某朝”是指哪个朝代?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2)历史往往充满矛盾和悖论。请以该朝的政治史为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50100/68464) 首页 上一页 50095 50096 50097 50098 50099 50100 50101 50102 50103 50104 5010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