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进步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A.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

B.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

C.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

D.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

 

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

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 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53971/68464) 首页 上一页 53966 53967 53968 53969 53970 53971 53972 53973 53974 53975 5397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