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1955年6月,全国的初级社有65万个,10月达到130万,年底达到160万。1955年6月时,全国60%的农户加入了初级社。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反映出当时 A.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实行合作化 B.合作化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 C.农民觉悟高是实现合作化的主要因素 D.合作化存在冒进倾向且经营形式单一
|
|
下图为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构成示意图。这反映出 A.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 B.外籍抗日英烈的作用首次被肯定 C.八路军在抗战中的损失最为惨重 D.中国抗日战争的民族性和国际性
|
|
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咸丰六年的《天津条约》和十年的《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同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奕诉与文祥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意在强调条约的签订 A.导致外国势力发展到北京 B.开启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C.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D.激起了清政府的自强运动
|
|
创作于晚清的长篇小说《三侠五义》,第48回写“五鼠”(五义)面见宋仁宗:这些“江湖自由身”的英雄好汉见到皇帝,“心中乱跳”“匍匐在地”。“钻天鼠”“翻江鼠”的混号被皇帝改成“盘桅鼠”“混江鼠”这样驯化式的名字,他们欣然接受。这反映了 A.儒家价值观念影响深远 B.晚清小说创作已逐步创新 C.晚清君主专制思想强化 D.白话文小说成为文学主流
|
|
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经典话语的解释权力,排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世界的权威。这反映出唐代 A.“三教合流”的趋势加强 B.思想文化的政治色彩强烈 C.强化对文化的专制统治 D.儒家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
|
宋代以首都开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今之浮客,佃人之田、居人之地者,盖多于主户”,“天下废田尚多,民罕土著,或弃田流徙为闲民”。这说明宋代 A.户籍制度难以为继 B.农业经济走向衰落 C.农民社会地位下降 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
|
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选举》中写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他认为科举制 A.考试内容过于单一 B.选才不够公平公正 C.难以满足政治需要 D.选才范围较为狭窄
|
|
据《史记》记载,秦朝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主管监察的最高官吏,其位上卿,“掌副丞相”,监察百官。在地方上设监御史,其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这说明 A.御史的选任体现了皇权至上 B.监察系统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C.其目的在于树立御史的权威 D.御史掌握的监察权逐步扩大
|
|
春秋战国时期有人提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他主张 A.无为而治 B.礼法并施 C.严刑少恩 D.以民为本
|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鸦片战争后中国形象经历了漫长的被轻蔑的时代。在西方人眼中,当年那个遍地黄金的王国变成了肮脏、贫穷和任意拿捏的东亚病夫。……直到新中国的成立,西方才开始正视中国,但也是在迷惑中反复。对今天的中国崛起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焦虑。 ——摘编自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 (1)依据材料归纳西方对中国认知态度的变化历程,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产生不同“中国形象”的历史因素。(14分) (2)运用辩证思维,论述西方对中国的印象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契合度。(1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