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清帝退位 ②武昌起义 ③成立中华民国 ④《辛丑条约》签订 ⑤黄花岗起义 A.①③②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⑤②③① D.④⑤②①③
|
|
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这是指义和团: A.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坚决 B.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C.没有认识西方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D.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进步文明
|
|
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A.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 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 C.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下图反映了19世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这一侵略特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八国侵略军联合侵略中国
|
|
下图是太平天国前后两个时期颁布的纲领,两部文献相一致的方面是
A.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B.都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C.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D.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
|
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
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据此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在中国投资设厂 C.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D.从中国获取廉价原料
|
|||||||||||||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英国据此取得了新权益是: A.四口开埠通商 B.广州贸易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