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进口、出口、新闻纸、铁路、铁轨、火轮机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西塞罗认为:“我们区分好的和不好的法律只能凭自然标准……官员的职责在于领导和发布正确的、有益的、与法律相一致的政令。犹如法律指导官员,官员也这样指导人民,因此完全可以说,官员是说话的法律、法律是不说话的官员。”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①自然标准是具体法律的基础           ②官员发布的政令就是法律

③法律是官员指导人民的重要依据       ④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有人写了一幅悼念清朝晚期某重要官员的挽联:“幕府封疆,书生侯伯,孝廉宰辅,疏逖枢机,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魂魄常依帝左右;湖湘巾扇,闽浙楼船,沙漠轮蹄,中原羽檄,壮圣主威灵于九万里,声光远烁海东西。”该官员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左宗棠

 

清代的理藩院

①是专管西藏地区宗教事务的中央官署     ②是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③有利于加强对我国边疆地区的管辖       ④由元朝的宣政院发展而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史载:元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其中的“都省”应该是指

A.中书省          B.行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某同学这样讲述“洛阳纸贵”的典故:“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讲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A.造纸术没有被发明                  B.都城在长安而非洛阳

C.尚未发明雕版印刷术                D.没有赋这一文学形式

 

《汉书》记载:“(战国时楚国将军庄蹻)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乃以其众王滇……秦时尝破,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下列对这段史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西南夷”为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

B.秦朝开辟“五尺道”加强与“西南夷”的联系

C.秦在“西南夷”任命官吏纳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D.“五尺道”的开辟是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某文献中记载,集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该文献是

A.《诗经》         B.《尚书》       C.《战国策》     D.《楚辞》

 

“民主”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尚书》中就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的词句。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材料记载了中国早起的民主制度       ②材料中的“民主”即“民之主”

③材料含有古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④材料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治国理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有人说,欧洲人具有冒险精神和扩张性,中国人讲究“中”、“和”以及安土重迁。下列各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罗马法的发展      ②地理大发现     ③郑和下西洋     ④农本商末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54364/68464) 首页 上一页 54359 54360 54361 54362 54363 54364 54365 54366 54367 54368 5436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