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将世界各国历史汇编成世界史),而不注重人类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人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有个变化的过程。清末认为,它是中外交通中一个普通事件。民国成立后,认为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是导致鸦片泛滥,烟毒流于中国。1930年前后,认为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之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刘超《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中心》 材料三 学术上的苏联话语和中国政治上的革命话语相结合,决定了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史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特征:各国各时期的革命史、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史、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成为世界历史研究的主要领域。 —— 刘新成、刘文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六十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 20世纪以来中国教科书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有何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三,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说明材料二中“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5分)
|
|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明确提出了世界已形成两个平行市场的论断。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瓦解,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立的局面,而这种阵营对立的经济结果就是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相互对立的市场。他还特别乐观地对两个市场的前途作了判断,提出了以社会主义市场逐步包围、蚕食资本主义市场的思想,认为在总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市场是不断衰败和缩小的;而社会主义市场是不断繁荣和壮大的。 ——许新、陈联璧《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 材料二 在新世纪初,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游离世界市场经济大潮之外,也不能盲目汇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而是逐步提高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全球化进程的自觉性,从而使自己更具有科学性、主体性和创造力量,以其优越性吸引世界人民。 ——彭树智《简说世界当代史》(2007年) (1)分析材料一中斯大林提出“世界已形成两个平行市场的论断”的国际背景及其目的。(5分) (2)指出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及产生的原因。(5分)
|
|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经济优势历史悠久,但它对三个方面的侵蚀无能为力。首先,外国供销商能利用鸦片市场。其次,他们能找到中国进口商品的替代品——制造自己的瓷器和丝绸,种植自己的大黄,在别的地方如印度和斯里兰卡种植茶叶。最后,他们用工业机械化来超过中国的生产。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19世纪发生的。从长期来看,这些变化中的最后一项意义最为重大。因为中国无法实现生产的机械化。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光绪中叶以后,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随之而来的是世风人心离古道越来越远,“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概述19世纪中国失去“经济优势”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西方的冲击”对中国经济转型所产生的影响。(6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到:“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乃是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综上所述,论证此观点。(6分)
|
|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自变法以来,侵略所得的土地,大抵直隶君主,大的置郡,小的置县,郡县的长官都非世职,也无世禄。始皇沿着成例,每灭一国,便分置若干郡。……既吞并了六国,秦遂成为一个纯粹郡县式的大帝国。于是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狱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的,是1620年的“五月花事件”。经过讨论通过了一项公约,就是《五月花公约》,它是一个民主集体的雏形,大家共同服从于某些条例、某些规则,然后选出一个人来管事。这样就开始了在这块大陆上的生存和开发。……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开“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款》,宣布结成“永久性的同盟”,名称叫“美利坚联邦”(中文译作“美利坚合众国”)。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法会议”。 ——资中筠《美国十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成为“郡县式的大帝国”与美国举行“联邦制宪法会议”的社会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秦“帝国”与“美国”政治制度在建立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及本质区别。(8分)
|
|
1969年,瑞典学院常任理事罗金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说, “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谬的程度,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符合这一说法的文学作品是 A.《约翰·克里斯朵夫》 B.《大卫·科波菲尔》 C.《等待戈多》 D.《老人与海》
|
|
“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从康德开始的。” 与康德 “哲学革命”有关的著作是 A.《哲学通信》 B.《论法的精神》 C. 《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
|
|
近代科学史上,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的是 A.经典力学体系 B.相对论 C.量子论 D.生物进化论
|
|
民国元年,唐绍仪、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等二十六人特地组成社会改良会,指出:“数千年君权之影响未泯,其与共和思想抵触者颇多。同人以此建设兹会,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该组织的建立有助于 A.传播君主立宪思想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肃清封建残余思想 D.同复古逆流展开斗争
|
|
清代思想家戴震认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又说“体民之情,遂民之欲”。其思想旨在 A.抨击程朱理学 B.宣传民本思想 C.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D.推动经济发展
|
|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元杂剧作家“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形成这种艺术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皇室贵族的大力推动 B.宋元时期民风朴实 C.市民阶层的现实需要 D.杂剧作家宦途无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