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
|
1801年.美国总统麦迪逊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们再也不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新东西了”,“它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孟德斯鸠认为的共和国只能在一小片领土上生存的理论是错误的。”麦迪逊所谓的“新东西”主要指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民族形成、赢得独立 C.邦联国家、地方自治 D.联邦体制、三权分立
|
|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A.法国、德国 B.德国、日本 C.英国、法国 D.英国、美国
|
|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引发了双方的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但到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却废除了《航海条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B.英荷关系的改善 C.英国殖民重心由北美转移到亚洲 D.英国实力的衰落
|
|
19世纪中期的伦敦,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下列原因与这一变化联系最密切的是 A.钟表技术的进步 B.资产阶级平等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C.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D.工人阶级经济地位得到改善
|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C.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
|
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辉煌并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评价正确的是 ①它适用于罗马帝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巩固政权并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②近代欧洲许多国家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 ③它毕竟是一部维护与巩固奴隶制的法典,保护的是罗马奴隶主的利益 ④广大奴隶、平民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财富和权利,在统治后期它导致帝国危机并走向灭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某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国庆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赶英超美”“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C.“左”倾错误影响 D.三大改造完成
|
|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 (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全面推行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招致明太祖对孟子不满的话最有可能是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B.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伯夷也 D.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