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的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C.发展乡镇企业 D.进城打工
|
|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 ②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 ③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 ④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
|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都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 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 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 工业 A.发展迅速 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内部管理不善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掌握了茶、丝市场的主导权 D.茶、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
|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 A.水力 B.核能 C.煤炭 D.电力
|
|
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区域的扩大 B.自由主义的推行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外来移民的涌入
|
|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
|
下图是荷兰五大城市人口在十六到十八世纪的变化曲线图。导致1700年后 的半个多世纪里五大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B.海外殖民地的增加 C.丧失海上殖民霸权 D.海外贸易快速发展
|
|
据美国2009年人口普查统计:白人占79.96%,拉美裔占15.1%,黑人占 12.85%,亚裔占4.43%,印第安人及阿拉斯加人占0.97%,夏威夷人及其他 太平洋岛人占0.18%,华人占0.9%。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土著居民的减少 B.种族之间通婚 C.大量战争移民 D.欧洲的殖民扩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