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在上古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没有全球性大国,15世纪、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其原因不包括 A.新航路的开辟 B.进行海外殖民掠夺 C.具有勇于探险和开拓的精神 D.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 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珠三角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天津地区
|
|
明朝《四方斋丛说》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 前矣”;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 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两段史料包含的相 同信息是 A.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B.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
|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 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统治者沉重的剥削
|
|
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 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①丝绸 ②铁器 ③纸张 ④白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
|
《吕氏春秋》:“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 其力也。” 与这一历史现象关联最为紧密的图片是
A.司母戊鼎 B.“废井田,开阡陌” C.曲辕犁 D.交子
|
|
[c1] 詹天佑(1861.1919年)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4年,清政府决定兴建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修路的消息传出,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也不相让。由于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英俄的企图没能得逞,詹天佑受命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 材料二: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公里,山高路险,施工难度极为罕见。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他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材料三:清廷邮传部在验收京张铁路后称:“此路一成,非徒增长吾华工程师莫大之名誉,而后此之从事工程者,亦得以益坚其自信力,而勇于图成。”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回答,京张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垂涎?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人的如此关注?(2分)
(2)材料二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詹天佑克服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的困难的?请概括之。成就詹天佑杰出的个人因素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京张铁路的全线通车给后人以怎样的启示?(2分)
[c1]24. |
|
[c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竞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如何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将“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
[c1]23. |
|
[c1] 在俄国的历史进程中,亚历山大二世所主持的农奴制改革对于推动历史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被誉为“解放者”、“改革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时,俄国人说)文明现在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土地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即有时不严格地称之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许多同时代的人,普遍坚持认为解放农奴是迟早的事,是一定要发生的。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材料三 十九世纪后期,俄国一批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他们自称人民的“精粹”,形成俄国的民粹派,其中的一部分人在七八十年代对亚历山大二世展开不断的追杀。1881年,这位“解放者”被炸弹炸死。 ——摘自人民版教科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文明”的内涵。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3分)
(2)请你评论材料二的观点。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解放者’遭到暗杀”的看法?(3分)
[c1]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