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商君列传》中这样描写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情况:“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现象的出现对秦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A.有利于推行土地的私有化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总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
|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
|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
|
“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这副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
|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有关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B.两次分离都是因为外来侵略造成的 C.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闻一多在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
|
|
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
|
74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发动国民大革命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
|
关于下列两幅图片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图(1)和图(2)都反映了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 B.图(1)的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C.图(2)的核心思想是发展资本主义 D.图(1)、图(2)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的主张方面是相矛盾的
图(1) 图(2)
|
|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