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学习历史的场所回答以下2题 1. 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 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北京孔庙(见图7)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
|
(2008上海)“中国的1978” 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的学者说,这是中国的重新出发,一个国家的重新开始。历史为什么选择了1978年,这既是那个时代一批人面对中国与世界的过去和未来的集体思考,也和一代伟人邓小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今天,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已为世界所瞩目。 站在30年后的今天,以“中国的1978”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展开论述。 注意: @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 @2.论点应由材料支持 @3.论述要层次分明 @4.叙述要通顺流畅
|
|
(2008上海)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对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 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 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
|
(2008上海)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问题:(13分) (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2分)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 (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2分)
|
|
(2008上海)美国建国以后,棉花种植不断地扩展,逐渐形成了一个“棉花王国”。棉花的种植对于美国意味着什么?观察下图,回答问题:(8分) (1)概述棉花产量和奴隶人数的变化情况。 (2)这种变化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为什么图表中的年代只列到了1860年?(3分)
|
|
(2008上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买卖人口, 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 我们穷人的头上, 挥舞着鞭子?
(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l分) (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分) (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
|
|
(2008上海)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察此画,回答问题:(8分)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4分)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2分)
|
|
(2008上海)1934年,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创造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到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 问题:(7分) (1)英国“福利国家”可能借鉴了哪些国家的实践经验?(2分) (2)英国“福利国家”的内容和特征是什么?(3分) (3)你如何评价英国“福利国家”的政策?(2分)
|
|
(2008上海)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问题:(8分) (1)这些“不同的地理空间”主要是指哪些区域?(3分) (2)在这些区域内建立起了怎样不同的政治制度?(2分) (3)“农耕文明”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
|
|
(2008上海)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问题:(7分) (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2分) (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3分) (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