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

 

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在5 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 ℃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 ℃时多25 mg

B在20 ℃时,分别用10 klx和5 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 mg

C在10 ℃、10 klx光照48小时后,转入20 ℃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某DNA分子片段复制、转录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如果没有发生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Be为RNA分子,RNA分子中不存在氢键

Ca中A+GT+C的比值与d中A+GT+C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Da中A+TG+C的比值与e中A+UG+C的比值相同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雄性蓝孔雀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征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性状代代保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尾屏雄孔雀易遭到天敌的捕杀会改变其种群的性别比例

B大尾屏雄孔雀对配偶的吸引力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D异性孔雀间传递的行为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已知玉米子粒的颜色分为有色和无色两种。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A测交后代中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

 

科研人员研究外源PLCE1基因在裸小鼠无胸腺的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将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被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裸小鼠缺乏细胞免疫能力,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

B实验表明PLCE1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的功能

C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入不含PLCE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

D实验组的裸小鼠体内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影响

 

变形虫和草履虫均为单细胞真核生物,二者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设为甲组;同一高等植物上的叶肉细胞和根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设为乙组。下列关于两组不同细胞间存在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组均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

B两组均是因为处于表达状态的基因不同

C甲组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乙组是因为处于表达状态的基因不同

D甲组是因为处于表达状态的基因不同,乙组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

 

下图所示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则该过程发生了:

A交叉互换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交叉互换与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C基因突变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基因突变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正常分离

 

下图是健康人体内一个精原细胞在睾丸中经两次分裂形成四个细胞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细胞1、2、3、4都有X和Y染色体,则甲、乙、丙过程均为有丝分裂

B若X、Y染色体在甲过程分离,乙、丙分裂正常,则细胞1、2、3、4都有23条染色体

C若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甲过程,则整个甲过程中细胞染色体组数变化为2→1→2→1

D若细胞1染色体为细胞3的两倍,核DNA相同,则乙为有丝分裂,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29802/62980) 首页 上一页 29797 29798 29799 29800 29801 29802 29803 29804 29805 29806 2980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