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变化,模板链某片段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碱基对发生了______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______。

3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①图可知,苯丙酮尿症是     染色体     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是   染色体   性遗传病。

②Ⅲ4的基因型是______;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

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_____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______。

 

如图甲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Ⅰ、Ⅱ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               

2完成过程①需要的物质            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3从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                        

4根据右上表格判断:【Ⅲ】携带的氨基酸是        。若蛋白质2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推测其功能可能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5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           填序号

6右图为上图中①过程图,图中的b和d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            

图中a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c的合成,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b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乙图中7的名称是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酶。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原则。

4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以该链为模板复制以后的子代DNA分子中A:G:T:C=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已知小麦的抗旱性和多颗粒均属显性遗传,且两对控制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纯合的旱敏多颗粒、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杂合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小麦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     实现的。

2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中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植株所占比例是       

3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简述育种过程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藻、毛霉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都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C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都可能出错,发生的变异都是基因突变

D由于同源染色体间的联会互换,互换后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B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如图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培育品种⑥的最简单途径是Ⅰ→Ⅴ

B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

C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下列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相关图形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图中A+T/G+C比例可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乙图中有8种核苷酸

C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人的神经细胞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只有细胞核

D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蓝藻细胞中可同时进行

 

下列是生物学中一系列有关“一定”的说法,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体细胞内C0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②由环境因素改变引起的变异一定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③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④在真核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含量变化和细胞质的分裂

⑤基因突变后,基因的结构一定发生了改变

⑥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只含一对等位基因

⑦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l,则此生物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A①②③⑤⑥      B④⑤⑥⑦           C①④⑤⑦         D①⑤⑥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证明DNA 是“注入”细菌内的物质,可用同位素 32P、35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以噬菌体 的DNA 作为模板,而氨基酸、核苷酸、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细胞提供

C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需用分离出的蛋白质与细菌共同培养,再作观察并分析

D若用32P 对噬菌体双链 DNA 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 n 次,则含32P DNA 应占子代 DNA 总数的比例为1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31443/62980) 首页 上一页 31438 31439 31440 31441 31442 31443 31444 31445 31446 31447 3144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