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一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C.一定发生了隐性基因突变           

D.后一时期将会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可增殖、分化为B细胞或T细胞

B.脱毒苗的培育过程中包含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编程性死亡

D.细胞衰老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但与环境无关

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和专门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C.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均发生变化

D.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中均有X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4、2、1

B.B淋巴细胞必须经过甲图所示细胞分裂才能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由图丙可知,该细胞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D.卵巢中可同时出现图示三种细胞

 

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这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其传递并与受体结合的过程与内环境无关

D.只需大量饮水就能维持严重腹泻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

 

据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利用成人的皮肤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微型人脑”,该“微型人脑”组织已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培育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选择性表达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核心概念

(1)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        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是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面生长,可形成肉眼可见的____,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等。

(2)按功能来分可分为____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所用的培养基中____是唯一碳源。

(3)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                和无机盐四种营养物质。满足微生物生长还需要适宜的       、氧气的要求、特殊营养物质等。

(4)防止              是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关键。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 __灭菌、         灭菌、

           灭菌。

(5)微生物接种的最常用方法是            法和              法。

(6)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        进行。

 

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

(1)在开始检测后的200s内,拟南芥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分解           ,同化CO2。而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叶片可通过            将储藏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           和热能。

(2)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在       μmol.m-2s-1范围内,在300s时CO2        达到2.2μ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总(真实)光合速率大约是        μmol CO2.m-2s-1。(本小题所填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从图中还可看出,在转入黑暗条件下100s以后,叶片的CO2释放         ,并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提示在光下叶片可能存在一个与在黑暗中不同的呼吸过程。

(4)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         技术进行探究。

 

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      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       种。③基因型为        ,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             ,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在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两条染色单体,随后一种叫动粒的蛋白质结构在着丝粒处以背对背的方式装配形成,并各自与细胞相应一极发出的纺锤丝结合。

(1)在以下细胞结构中准确挑选出相关结构并用单向箭头“→”写出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翻译及运输路径:______________

细胞膜  核膜/核孔  染色体  内质网  核仁  线粒体  核糖体  溶酶体

(2)动粒与纺锤丝的结合,最可能发生在_______

A.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     C.分裂期后期    D.分裂期末期

(3)图14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中动粒指向细胞的哪一极,染色体就被这一极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拉向这一极。

根据图14所示有丝分裂过程中动粒的定向模式,推测分裂得到图15所示细胞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动粒定向模式是下列的________

(4)科学家发现,动粒的一种蛋白因子MEIKIN在小鼠卵母细胞内的缺失会导致不能形成可育配子。图16和图17表示MEIKIN缺失对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影响。

就正常小鼠(2n=40)而言,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次级卵母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为_______个,含有中心体_______个。

(5)结合图16和图17,运用已有知识分析MEIKIN缺失小鼠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多选)。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部分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部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部分染色体远离赤道面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向细胞两极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32581/62980) 首页 上一页 32576 32577 32578 32579 32580 32581 32582 32583 32584 32585 3258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