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雌雄异株植株的突变体,其突变性状是由此植株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让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
|||||||||||||
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8
|
|||||||
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1中只有暗红眼;而暗红眼♂×朱红眼♀,F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其中相关的基因为A和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若正、反交的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
|
图K141表示一个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情况,若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则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图K141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Y染色体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又患红绿色盲(b)的男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男孩的患病基因a可能来自外祖母 B.该男孩的患病基因b可能来自祖母 C.该男孩外祖父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Y D.该男孩祖父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Y
|
|
下列有关XY型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
|
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根据这一事实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没有说服力(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C.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
|
|
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若需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 )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
||||||||||||||||
某植物果实颜色由黄色和红色两种表现型,叶片上有短毛、无毛、长毛三种表现型。有人将两亲本植株杂交,获得300粒种子种下去,长出来的植株表现型为:结红果叶上有短毛115株、无毛57株、长毛56株,结黄果叶上有短毛39株、长毛21株、无毛19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两株亲本植株都是杂合体 B.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红果短毛 C.两亲本之一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 D.子代中无毛与长毛的个体都至少有一对基因纯合
|
|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分别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不相同 B.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最好用与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 C.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四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1∶2∶3∶6 D.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0.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