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患病家庭的部分遗传系谱图如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4再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为3/8 C.经产前诊断筛选性别,可减少该遗传病的发生 D.调查发现人群中该病的患病概率为1/2 500,则Ⅲ7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该病的概率约为1/153
|
|
科学家发现,人类位于Y染色体上的睾丸决定基因是男性睾丸发育的必要条件。当含该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其他染色体上,会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男性(人群中发生率为1/20 000)。下图为患甲种遗传病的家系图,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6号为XX型的男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家系图可知,甲种遗传病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 B.对于甲种遗传病而言,10与7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4 C.2在减数分裂中发生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导致其X染色体上含有睾丸决定基因 D.6未患甲病,不符合“母病子必病”的特点,所以可排除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
|
染色体平衡易位是指两条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相互交换,仅有位置的改变,没有染色体片段的增减。这种易位造成了染色体遗传物质的“内部搬家”,所以平衡易位患者的外貌、智力和发育等通常都是正常的。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平衡易位属于基因重组 B.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平衡易位 C.染色体平衡易位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排列顺序改变 D.平衡易位携带者与正常人婚配,子代全部正常
|
|
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 B.突变、基因重组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C.共同进化是指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发展的过程 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新物种
|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 B.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
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 A.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 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
|
|
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进化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狼的性状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
|
猎豹与斑马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发展出各自的特点:猎豹奔跑速度极快但耐力不佳,斑马虽然奔跑速度不及猎豹,但动作敏捷且耐力持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猎豹的存在促进斑马种群的发展 B.猎豹与斑马在生存斗争中共同进化 C.猎豹与斑马在进化过程中基因库保持不变 D.斑马动作敏捷且耐力持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