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如右图所示.一物块从钢板正上方距离为3x0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点的距离.
|
|
如下图所示,木块A、B的质量均为m,放在一段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木块A、B间夹有一小块炸药(炸药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让A、B以初速度一起从O点滑出,滑行一段距离后到达P点,速度变为,此时炸药爆炸使木块A、B脱离,发现木块B立即停在原位置,木块A继续沿水平方向前进.已知O、P两点间的距离为s,炸药爆炸时释放的化学能均全部转化为木块的动能,爆炸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求: (1)木块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 (2)炸药爆炸时释放的化学能.
|
|
在核反应堆中,常用减速剂使快中子减速.假设减速剂的原子核质量是中子的k倍,中子与原子核的每次碰撞都可看成是弹性正碰.设每次碰撞前原子核可认为是静止的,求N次碰撞后中子速率与原速率之比.
|
|
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车厢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此时质量为m的木块正以水平速度v0从左边进入车厢底板向右运动,车厢底板粗糙,木块与右壁B发生无能量损失的碰撞后又被弹回,最后又恰好停在车厢左端点A,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B.车厢底板的动摩擦因数为 C.M的最终速度为 D.m、M最终速度为零
|
|
A、B两船的质量均为m,都静止在平静的湖面上,现A船中质量为的人,以对地的水平速度v从A船跳到B船,再从B船跳到A船,……,经n次跳跃后,人停在B船上,不计水的阻力,则( ) A.A、B两船速度大小之比为2∶3 B.A、B(包括人)两船动量大小之比为1∶1 C.A、B(包括人)两船的动能之比为2∶3 D.A、B(包括人)两船的动能之比为1∶1
|
|
如右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平板车,车上放有一木块B.车左边紧靠一个固定的光滑的1/4圆弧轨道,其底端的切线与车表面相平.木块A从轨道顶端静止释放滑行到车上与B碰撞并立即黏在一起在车上滑行,与固定在平板车上的轻弹簧作用后被弹回,最后两木块与车保持相对静止,则从A开始下滑到相对静止全过程中,A、B和车组成的系统( ) A.动量守恒 B.小车一直向右运动 C.机械能减少量等于木块与车之间的摩擦生热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木块与车之间的摩擦生热
|
|
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AB部分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今把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m与B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终小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于B、C之间的D点,则B、D间的距离s随各量变化的情况是( ) A.其他量不变,R越大s越大 B.其他量不变,μ越大s越大 C.其他量不变,m越大s越大 D.其他量不变,M越大s越大
|
|
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速度v匀速运动,某时刻使一质量为m,初速度大小也为v的物体,沿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在传送带上滑动.最后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在物体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滑动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为I,物体与传送带间摩擦生热为Q,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mv2/2 I=mv/2 Q=mv2 B.W=0 I=mv Q=2mv2 C.W=2mv2 I=2mv Q=2mv2 D.W=2mv2 I=0 Q=0
|
|
如右图所示,小车M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粗糙且足够长,木块m以初速度v滑上小车的上表面,则( ) A.m的最终速度为 B.因小车上表面粗糙,故系统动量不守恒 C.当m速度最小时,小车M的速度最大 D.若小车上表面越粗糙,则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也越大
|
|
质量都为m的小球a、b、c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与另外三个质量都为M的静止小球相碰后,a球被反向弹回,b球与被碰球粘合在一起仍沿原方向运动,c球碰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一定大于M B.m可能等于M C.b球与质量为M的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大 D.c球与质量为M的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大
|
|